全国储能用电池测试标准解读及测评培训在京召开

来源: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03-09 12:39:24 1次浏览

  从安全角度来讲,电池不同于物理器件的特征,其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特征参数难以直接测量,难以提前预警和控制。

  2019年7月27日,由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储能用电池测试标准解读及测评培训”在北京陶然大厦举行。

  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白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储能电池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室主任官亦标,创新矩阵张旻煜,国际IEC组织TC120工作组成员高飞,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超,以及储能与电池领域三十多位重量级嘉宾参与本届高端培训会。

  培训主要介绍了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政策解读,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场景应用的技术要素、难点,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爆炸试验方法,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测试方法等关于电池领域的专业知识。

  白旻对储能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国内外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国内外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政策、国内外储能市场展望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解析。

  白旻指出,自2018年以来,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有六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突破GW,迈进规模化发展阶段;二是电网侧储能“强势出击”,探索储能应用新领域;三是火储联合参与调频正向多地渗透,期待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建立;四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场站配置储能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未来储能新的增长点;五是非补贴类财政政策重推储能市场化发展,强化生命力;六是多项储能标准出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储能项目大范围的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全面掌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储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部分储能技术装备引领国际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蒸蒸日上;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白旻说。

  官亦标讲解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解读与应用实践,主要是通过问题与风险、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解读、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应用实践、中国电科院电力储能检测认证服务及经验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储能电池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室主任官亦标

  官亦标指出,传统的测试评价体系不能客观的反映电池面向电力储能应用需求的真实技术性能和指标参数,不能获得全面有效的电池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信息,使用户不知该如何提要求,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关于电池的信息不对称,无法为储能电站的规划设计、投资评估与决策、电池选型、技术经济性评估、运维、考核管理等环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官亦标表示,由于电池里面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机制,电池性能的外部影响因素复杂,为保证电池产品从生产到实际使用时的同一性,电压和温度限值的设定都有明确的规定。

  此外,创新矩阵张旻煜对储能产业政策概览、储能市场规模及产业情况、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场景应用的主要技术要素、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场景应用的难点和挑战等做了介绍。

  张旻煜指出,2019年1-6月,我国全国累计储能项目33个,装机规模196MWh,装机功率约100MW,装机项目大多分布在湖南、陕西、河北、广东、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装机地区分布集中。

  “从2019年储能应用情况看,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主要使用在场景包括电网侧、辅助服务和用户侧,其中,电网侧为最主要应用场景,辅助服务次之,用户侧应用相对量少。”张旻煜说。

  张旻煜表示,2019年1-6月,全国新规划项目40个,其中,锂离子电池项目35个,规划装机规模415MW,其中,100MW级项目1个,20~50MW级项目4个,10MW级项目11个(含0.9MW),1~10MW级项 目9个。

  从储能项目应用规模来看,目前10~20MW的项目为主要应用场景,现存技术积累适用性较好。

  会议最后,官亦标、张旻煜、王超以及现场嘉宾,就培训内容与企业储能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作了深入探讨。

  会议时间:2019年8月8日(周四)全天 9:00-17:00 ,2019年8月9日(周五)上午 /报到时间:8月7日全天

  (1)7月22日前报名,会务费:2600元/人;(2)7月23日至8月8日报名,会务费:2800元/人;三人以上报名,会务费:2600元/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