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太厉害了凭一己之力带旺一座城身价超过马云、李嘉诚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3-10-01 16:17:26

  这个人就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目前身价达到3100亿,超过了马云,在国内仅次于离农夫山泉的钟睒睒和鹅厂的马化腾,排名第三,也把蝉联香港首富宝座多年的李嘉诚比下去,新晋成为香港首富。

  中国大富豪不少很多,首富宝座还轮流坐呢,但能像曾毓群一样把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带动起来,从而造福一方百姓的却不多。

  最新的统计公报出来了,宁德市2021年上半年GDP为1467亿元,增速21.39%。这个增速数据亮瞎了眼,不仅在福建遥遥领先,即使放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

  这几年宁德的经济发展数据都很美,几年时间GDP增长了10倍。从福建9地市最后一名连续超越南平、三明,今年底有望超过莆田、龙岩,坐上地5 交椅。这一切,均有赖于曾毓群领军的宁德时代和他的产业集群。

  2020年,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同比增长13%,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年产量达6.6万辆。两者贡献的财政收入接近100亿元。主要是因宁德时代、福鼎时代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拉动有力。

  翻开地图看看,就知道,宁德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州、西连南平,北与浙江温州接壤,,更拥有世界罕有的三都澳深海岸线。应该说地理位置不差,加之宁德人民勤劳淳朴,可经济就是发展不起来,90年代曾火过的闽东电机、电热棒和打火机产业,转瞬即逝,后来就依靠福鼎白茶和太姥山维持着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常被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的小城。

  眼看着紧挨着的温州、福州、泉州等兄弟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荼,宁德人再也坐不住了,怎么办呢,那就赶快招商引资吧。

  于是陆续有温州的厂家进驻,但都是规模很小或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并且都是试探性进入。这也不是办法,主政的人开始着急了,于是层层下派招商引资任务。

  时任蕉城区官员的钟家尧也分到了任务,钟家尧在2004年3月上任区政协主席。蕉城区当时虽然是宁德首府之地,但经济总量很小,一直徘徊在全市老三老四的位置。区里一直在做些招商引资的工作,也邀请了不少客商前来考察。但由于落后的交通条件和整体环境,没有大的工业项目肯留在这里,他也在为招商工作暗暗着急。

  一次,他的手下吴培昆找他汇报工作,偶然间聊起了宁德人在外办厂的事情,说岚口村有一个叫曾毓群的年轻人,正带着一帮宁德老乡在东莞打拼,做的是电池生意,搞得很大,很有发展前途,他自己的儿子吴映明也在那里工作。这帮宁德老乡包括曾毓群、黄世霖、左允文、陈元太、林庆森、吴映明等,现在个个都成了亿万富翁。

  听到这一条消息,钟家尧顿时来了精神,因为他任职过蕉城区飞鸾镇的镇长,经常下乡,到过贫困的岚口村,认识当过村会计的曾毓群的父亲,没想到那个破落的小山村出了这等人物。至于曾毓群何等牛叉,本文后半部分将仔细说道。

  不久,钟家尧便在厦门的一次企业家联谊会上遇到了左允文,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并表达了想去东莞拜访他们的意愿,希望曾毓群他们可以回家乡投资兴业。

  经过几番沟通,到了12月,钟家尧率领一批人马到东莞考察,曾毓群领着东莞ATL公司所有的宁德籍员工接待了他们。ATL公司为曾毓群等人于1999年亲手创办,至于精彩的创办故事在本文后头段落讲述,敬请耐心阅览。

  在了解钟家尧一行的来意后,曾毓群和他的宁德老乡团队都明白“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的淳朴道理。虽然很想回报家乡,但当时的宁德实在太落后,不但交通不便,而且教育、医疗条件不足,像样的宾馆都没有,ATL的技术团队多为外籍专家,曾毓群担心他们在宁德呆不下去。所以那次的拜访除了得到盛情款待,互诉浓浓乡情外,并没有结果。

  但钟家尧没放弃,随后几年多次组织市、区领导去东莞参观访问,想方设法要把ATL这么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回蕉城。

  一次次的走访,一次次的真情邀约,让曾毓群颇为感动,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了较深的了解,这也让他回报桑梓的热情越烧越旺。随后,曾毓群和他是团队也多次回宁德老家考察,做投资办厂的可行性探究。

  05年机会终于来了,由于业务规模急剧扩大,还接了苹果公司的大单,ATL在东莞建设的两个工厂已应付不过来,正准备扩建第三个厂,新厂选址选哪里呢?当初包括贵州、山东、江苏、杭州等地纷纷提出了优越条件,邀请办厂,宁德倒不在ATL的日方股东的选择项里面。

  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曾毓群和他的宁德老乡团队坚决要求把工厂设在宁德,当时曾毓群们的股份虽然已全部被日本人收购,但作为创始人和技术掌握者,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日方模棱两可的态度,气得曾毓群放狠话:若不同意他们宁德设厂的意见,他们团队将集体辞职,另起炉灶。鉴于曾毓群的能量,日方股东拒绝了其他省份优越条件的邀请,下定了优先把ATL落户宁德的决心。

  2007年,ATL与宁德市蕉城区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在宁德投资2亿美元,建设锂电池生产项目。2008年3月,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全资子公司)在宁德市正式成立。

  2009年,温福动车开通了,结束了宁德没有火车的历史。宁德去往江浙、广东、福州等地变得快捷、方便了很多。曾毓群也加快了ATL宁德工厂的建设。

  引进ATL的蕉城区,原本计划在如今火车站附近落地锂电池项目,但征地的问题迟迟没能解决,无法按期交地。多番协商下,项目最终落地在临近的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东侨”)。

  东侨开发区在设立之初是为了把零星分散的企业统一迁入园区,以便在政策、税收、环保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一个纯粹的开发区,相关征地工作都是由蕉城区负责统筹,。东侨本来想引进光伏多晶硅项目,预留了500亩地,但由于项目最终没能谈成,这下做个人情给了曾毓群的ATL。

  平整土地需要时间,ATL又接到了新订单,东侨方面就先将4栋标准化厂房租给ATL进行前期运作。2011年ATL宁德工厂正式投产。

  虽然落地在东侨,但整个项目由蕉城负责引进。因此由蕉城与东侨两地开始“平分”ATL和CATL带来的工业产值新能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锂电新能源产值660.3亿,分别划给了东侨341.8亿,蕉城318.5亿。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也成为蕉城与东侨两地的主导产业。

  1968年3月,曾毓群出生在宁德蕉城区飞鸾镇岚口村。村子不大,村民大多为曾姓,是在清朝初期从毗邻的罗源县迁入。现在这里只有几百户人家,村里多是基督教徒。村里还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教堂。

  曾毓群小时候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是地道的农民,父亲曾庆长因认识点字曾当过村里的会计。那时农村的孩子想跳出农门,只有靠读书考上大中专这唯一路径。

  曾毓群打小就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了初中后,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学生一样迷上武侠小说,是一个十足的金庸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部都没落下,他不喜欢乔峰、张无忌和郭靖,认为他们太正派和霸气外露。惟独喜欢令狐冲,喜欢他的亦正亦邪,不走寻常路。

  由于沉迷小说,有着被窝里打手电筒偷看书的经历,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有一次,曾父让曾毓群下地干活,结果没多久,他的手掌就被磨出了手泡。曾父问他,是想读书还是种地,他回答说,想读书。曾父狠狠训了他一顿,说想读书就给我读出个样子出来。

  家境的贫寒,劳动的辛苦,加之这次对话刺激了曾毓群,年少的他奋发图强,寒窗苦读。先是考上宁德一中,和日后宁德时代的副董事长兼总裁黄世霖便成了同班同学,上了高中的曾毓群也没有松懈,在1985年,他17岁时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

  大学时的曾毓群虽然是个理工生,但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不但喜欢诗词歌赋,还会经常去隔壁的华东师大参加舞会,诸多校园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1989年,曾毓群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学校分配到福州的一家国企工作,捧上了在当时人人艳羡的金饭碗。

  但那时国企的工作氛围,让喜欢自由和实干有闯劲的曾毓群倍感压抑,觉得这样下去,能够正常的看到一辈子的安稳路径,那也太没意思了,他心里始终揣着令狐冲的仗剑走天涯的英雄梦想。

  工作三个月后,曾毓群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甚至被他父亲甩了一巴掌,做出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抉择:辞职南下。曾毓群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怀揣几百块钱,只身一人前往东莞。

  来到东莞后也像大部分的打工仔一样,频频面试找工作,好在有交大的高学历,最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外资工厂当技术员。

  曾毓群去的此公司叫新科电磁厂,属于日本TDK在香港的子公司SAE,专门为电脑硬盘生产磁头

  曾毓群在新科电磁厂干得如鱼得水,工资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充分施展他的才华和实现那时并不很大的人生抱负。在他的鼓动下,他的高中同学黄世霖也辞去宁德市的公务员工作,追随曾毓群也来到了东莞,成了同事。后来又有好几位宁德老乡加入,并随曾毓群辗转打天下。

  曾毓群的上司陈棠华,是一位美籍华人,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曾在IBM工作多年,他的专长是开发磁盘片用的磁性材料。曾毓群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埋头苦干的精神都被他陈棠华看在眼里,他决心重点培养这个年轻人。于是,在陈棠华的悉心栽培下,曾毓群先后多次前往国外考察,并在考察期间还接触了世界最先进的电池生产技术,为他日后电池创业埋下了伏笔。

  在陈棠华的提拔和自己的努力下,10年后的1999年,31岁的曾毓群被提拔为新科电磁厂的工程总监,也是这家外资公司第一位大陆籍的总监。当时新科业务做得很大,全球70%以上的硬盘磁头都是由它供应,年产值达10亿美元。

  这里先说曾毓群的另一个贵人梁少康。梁少康港大工业工程硕士毕业后,加盟香港新科实业公司,即SAE。

  后来,SAE被日本TDK集团收购,梁少康也跟着转入,正是在他带领下,SAE才稳占全球最大的硬盘读写磁头独立供货商的地位,并成为TDK集团旗舰子公司。1999年荣升为SAE总裁。

  1997年,当全球第一台MP3问世之际,梁少康就敏锐感觉到一场电池技术革命即将来到,公司应该开发新的产品生产线。

  于是,梁少康让曾毓群负责考察一个电池项目,曾毓群与深圳等地电池专家交流后,写了一份详尽报告,论证了公司制造电池的可行性。但报告送到日本总公司后没有正真获得批准,梁少康便心生退意,决定自己涉足电池行业。

  梁少康找到工程总监曾毓群,表明了自己非常看重他的技术和能力,邀请曾毓群和他一起创办一个电池企业。曾毓群没有立刻答应,因为当时一家猎头公司正挖他去深圳一家大型公司担任总经理,薪酬待遇都很不错,曾毓群很是心动。

  而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梁少康,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未来的手下大将就此离去?这时他想到了曾毓群的老上司陈棠华。

  梁少康找到陈棠华,希望当时还身在美国的陈棠华能够留住这个即将出走的技术骨干。不知道陈棠华向曾毓群灌了什么“”,在那通越洋电话后,曾毓群放弃了深圳其他公司的的高薪聘请,决定加入梁少康和陈棠华,三人一起创业做电池。

  回忆起这次创业,曾毓群说:完全是一种冲动,那时候连东西产出卖给谁、怎么卖都不知道,纯粹是因为创业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新鲜和挑战,感觉值得好好玩一玩。

  当时公司没什么钱,包括创始人在内的所有人工资减半,而且广募资金,把能找到的钱都投进去了。

  那时电池行业的竞争已是一片红海,日系巨头生产的硬壳圆形和方形电池自动化程度高、品质可靠、性能出众,占据市场主流,初创企业在这块很难与其相争,所以就很想要杀出重围,就必须找到产品差异化路线,以便杀出一条血路。

  彼时消费电子浪潮正在席卷全球,ATL团队从一款市场热销的诺基亚翻盖手机里,发现了索尼生产的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这种聚合物锂电池轻薄、短小、便于携带,还能灵活封装成不同的尺寸,满足多种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创新设计。

  曾毓群判断,这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刚刚成立不久的ATL选择聚合物软包锂电池作为主攻突破方向。当得知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持有时,曾毓群毫不犹豫地带着100多万美金飞往美国,取得了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

  这份授权的要价很高,除了要缴纳巨额的专利授权费之外,合同还规定ATL每卖出一个电池,还要支付固定比例的专利使用费。

  曾毓群回来后,按照贝尔实验室的专利配方试制电池时,发现产品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充放电循环后,电池会发生鼓气变形,存在爆炸的风险,因而不能继续使用。

  曾毓群找贝尔实验室讨说法,结果对方却告诉他:电池鼓气是电池本质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解决,还有别的二十几家被贝尔实验室授权的企业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此时,ATL融到的A轮250万美元已经花了一大半,制造的电池却变成了“雷池”。眼看账面上的钱所剩无几,公司却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前景一片迷茫。

  好强的曾毓群不甘心自己的精力与资金付诸东流,他将自己关在实验室整整两周,苦苦思索怎么样才能解决电池鼓包问题。不愧是技术狂人,他察觉缺陷是出现在电池液。于是曾毓群和团队又经过两周技术攻关,尝试了数十种电解液配方之后,终于找到了排除电解液里含有的低沸点的物质成分的办法,从而解决了电池胀气问题。

  这下,ATL整个创业团队鼓足干劲,重新研发了大部分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路线,实现了软包锂电池的量产。在全球20余家购买贝尔实验室授权的企业中,ATL成为了唯一可实现产品量产的公司。

  凭借灵活的封装工艺和极高的产品性价比,手机生产厂商的电池订单纷至沓来。ATL迅速地占领了手机行业的电池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1年,ATL就实现了累计出货100万颗电芯的惊人成绩。2002年6月,ATL首次实现了单月盈利,最终全年盈利超过500万美元。

  但为了继续扩充产能,ATL开始寻求风险投资。经过多轮融资稀释,此时创始团队持有的股权已所剩无几。

  2003年,正为iPod续航发愁的苹果找到了ATL,希望后者为其定制一款能用于新一代iPod的高性能电池。电池既要能安置在小巧的iPod中,又要有提升续航的高容量,还得保证安全。这些技术需求正是ATL的强项。没多久他们就成功为iPod开发出异形聚合物锂电池,苹果为此下了1800万台iPod电池的大订单。

  经此一役,ATL顺利打入苹果的供应链,两者一合作就是15年。高配置手机苹果对品质有异乎寻常的追求,作为苹果公司稳定的电池大供应商,也为ATL日后撬动更多资源与订单做了有力的背书。

  随着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手机电池的价格战打得异常惨烈,导致原先进入的投资机构不再看好ATL的前景,准备见好就收。 2005年,三大投资公司悉数退出。最终曾毓群的老东家日本TDK集团以一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ATL的100%股权。ATL由中国香港企业变成了100%日资控股的企业。梁少康、陈棠华、曾毓群等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股权变化对ATL的快速的提升没有多大影响,ATL客户名单慢慢的变多,这中间还包括了三星、华为、VIVO、大疆等行业巨头。从2012年到2020年,ATL连续9年聚合物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讽刺的是,最早进行聚合物锂电池开发的索尼,“超越ATL”倒成了他现在一直在喊的口号。

  当时产销两旺的ATL在东莞建设了两个工厂,正准备扩建第三个厂。锂电池属于高端制造业,落地选址时,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较低,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他们对区域、周边产业体系要求不高,。但对环境、人才、物流的要求却很高。随着宁德营商环境的逐步转好,回宁德办厂的条件初步具备。

  正如前头说的,新厂选址其实有蛮多选择的,包括贵州、山东、江苏甚至杭州,起初宁德是不在选择项里面。

  几年时间里,宁德市、区两级ZF官员多次到东莞拜访曾毓群和他的团队,宁德在政策上给予了充分“诚意”。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发展局提供的一份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为了引进ATL,提供了包括土地优惠、实行高级人才个人所得税减免、企业税收返回、帮企业招工、完善路网基础设备等配套措施。最终打动了曾毓群。

  曾毓群的乡土情结非常强烈,想为家乡做点事,但不愿只是捐钱捐物,只有搞出一个产业,才能真正造福家乡,另一方面,

  但大股东日本的tdk 却模棱两可,部分高管也心存顾虑,曾毓群和他的宁德老乡团队以辞职施压,终于得到股东的同意和大多数人的支持。

  2007年,ATL与宁德市蕉城区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在宁德投资2亿美元,建设锂电池生产项目。2008年3月,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全资子公司)在宁德市正式成立。

  出于谨慎考虑,最开始曾毓群只选择了在宁德建几个厂房,总部和主体仍留在东莞,实际上,他们至今还在东莞保留了一些业务。

  当时的ATLATL主要的生产基地在东莞,已经是一个拥有上千员工的企业,很多人已经在东莞安家落户。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硬件设施,东莞都要比宁德好很多。要搬迁到九百多公里外,困难、阻力都不小。

  2008年,ATL将一部分产能迁到宁德。管理人员有一个过渡过程,“从一个月来一次,每个月来两次,然后变成一个月有半个月在这里,最后有些人干脆就来了”。

  ATL刚迁回宁德时,整个宁德市满足不了几千个工人的需求,一直从东莞那边调工人过来。“曾毓群用比东莞高30%来稳定这批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Robin是以辞职来要挟,把公司给‘绑’回来的。”一位宁德时代内部人士曾说, 2005年,作为科学技术人才,曾毓群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但在回乡重新起步后,他主要生活都放到了自己的家乡宁德。

  一位宁德时代早期投资人第一次去曾毓群办公室时,被墙上“赌性更坚强”的字画所震惊,这位投资人问为啥不挂“爱拼才会赢”,曾毓群正色回答道,“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这事美团的王兴还在他的饭否上发过。如今,曾毓群办公室挂着的“赌性更坚强”字画早已被撤下,换上的是“溥博渊泉”。这四个字出自《中庸》“溥博如渊,而时出之”,寓意是指一个人的智慧像泉水和深渊那样深不可测,时时涌出。

  曾毓群在2001年拿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又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

  早在2004年,ATL的另外一个元老,也就是曾毓群的高中同学黄世霖,便参与了一个粤港招标项目,进行汽车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

  自2006年开始,ATL在动力电池方面做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提前布局,在企业内部正式组建动力电池团队,并与国家电网合作储能项目,与一汽、上汽、江淮等乘用车整车厂以及五洲、金龙等客车整车厂等展开合作。

  2008年,我国借奥运会的机会,开始用政策绑定财政的方式推广新能源车。而新能源车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纯电动车,都要使用到大量的电池。

  风口刚刚有了苗头,灵敏的曾毓群就嗅到了机会,觉得新能源车将给锂电池行业带来非常大商机。黄世霖也坚定了要着手动力电池研发的想法。在曾毓群的主导下,ATL在2008年成立了动力电池部门,由黄世霖负责,进行车载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2010年全国新能源车的试点城市从原来的15个增加至20个,上海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风向表明,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正在线年,新能源客车市场规模已经初现端倪。

  此时,美国的特斯拉、中国的比亚迪,各自都在准备发布自己最新的产品。奔驰、宝马、丰田、现代,这些老牌车企也没有闲着;在欧洲、日本、韩国的实验室里,各家的电动汽车团队也都在秣马厉兵。

  经过2010年和2011年的探索,ATL在动力电池和组合电池系统研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个动力电池方面的专项团队。

  2011年这样一个时间段,我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刚刚起步,还不成熟,为保护它们,国家出台了有关限制政策,凡是国内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一律不得踏足动力电池行业。

  有了政策的排他性保护,在经过内部一番争论和妥协后,曾毓群与时任ATL研发副总的黄世霖,一起将动力电池团队完全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公司,才能更加独立地同各地的整车厂展开全方位的深入合作。

  当地人为了区分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名称近似的企业,将之简称为“A”和“C”。尽管已经是两家公司,但还在同一栋大楼里办公,曾毓群也长期兼任着“A”的职务。

  宁德时代刚成立时,销售规模不大,唯一的大单还是经由福建省工信厅介绍才拿到,就是后来成为宁德时代前五大客户的厦门金龙客车,采购金额达到8.9亿元。

  在ATL的12年间,曾毓群主要负责研发技术工作,曾经解决了电池鼓气难题,又帮助苹果公司克服了iPod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积累了丰厚的行业经验。这也引起了德国宝马公司的注意。

  2011年底,此前一直由三星SDI供货的宝马为进入中国市场,寻找本土电池供应合作伙伴,挑来挑去,最终选中了宁德时代。在宝马看来,ATL是苹果手机电池供应商,脱胎其中的CATL也就具有成为合格供应商的技术储备和潜力。

  宝马公司找上门来,想让他们能帮华晨宝马旗下首款电动车品牌“之诺”中的“之诺1E”设计一款动力电池。

  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创业之初就有这样的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了馅饼。当时宝马提供了一份约800页的全德文动力电池生产标准,这让宁德时代有些犹豫,担心太过复杂,但终究是选择咬牙承诺克服这个难关。

  宝马公司为帮助宁德时代生产出宝马想要的电池,同时也想培养一个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双方成立了100多人的电池联合开发团队,涵盖了电芯、系统架构、机械设计、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等所有电池包的关键技术领域。宝马一位高级别工程师在宁德时代整整待了两年。

  两年后,曾毓群的开发团队把宝马集团700多页德文版动力电池生产规定要求全部做到,设计出的电池产品让宝马公司非常满意。

  与宝马的合作,让宁德时代受益匪浅。不但提升自身电池的生产及检测水平,还成为了国内首家打入合资车企的动力电池厂商。

  2013年底,宁德时代与宝马的合作公布后,国内的车厂接踵而来。不仅客车企业的新能源订单增多,北汽、吉利、长安等乘用车企业也相继选择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

  2015年6月,又来了个神助攻政策,工信部颁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被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才能享受到政府补贴,同时规定,使用外资企业的电池,将不能享受这些待遇。这让国产动力电池企业走在有政策保护的快车道,也让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宁德时代迎来弯道超车的时机。

  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插曲,宁德时代刚成立时还是合资公司,宁德新能源(ATL全资子公司)占15%的股份,但在2015年这个政策出来后,宁德时代必须要与具有外资背景的宁德新能源做切割,便转让给了宁波联创,宁德时代变成了一家100%中资企业。而宁波联创的实控人凭着15%的股份在后来也成了75亿美金级的大富翁。

  到了2015年底,宁德时代就超过两家韩国电池企业,装机量做到了全球第三。自此,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站稳了脚跟。并驶上了快车道。

  2016年,宁德时代开启第二轮对外融资,募资80亿,投后估值800亿。公开报道称,这轮融资最终超募,鸿海集团子公司富泰华、中国平安、云锋基金等多家机构入股。各位明白云锋基金是马云的,云锋基金拿到了10亿元的入股额度。当时业内盛传,为了可以入股宁德时代,马云曾亲自前往宁德市登门拜访,并且怀揣80亿资金的诚意。成功入股后,马云曾说,“我与汽车界的朋友更拉近了一步。”

  2017年,宁德时代便以12GWH(亿瓦时)的装机量超越了日本松下,夺得全球行业第一。可喜可贺的是,这是过去100多年来,中国首次在汽车领域关键零部件中成为全世界领导者。

  而2018年6月,宁德时代再次创造奇迹,以24天的闪电过会速度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达53.5亿。

  再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宁德时代股价大涨小回,一路向北,来到了目前的470元/股。

  宁德时代成了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0年的全球市占率为25%,国内市占率超过50%。

  目前宁德时代形成了“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总部在宁德,四大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宁德、江苏溧阳、上海及德国慕尼黑,五大生产基地分布于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以及德国埃尔福特,

  在上游,宁德时代成立专项资金,主要投资布局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动力电池材料回收、电池再利用等领域。

  在下游,宁德时代投资了储能、充电基础设施、换电、无人驾驶,甚至出行业务等领域。

  2011年,ATL的动力电池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宁德时代,简写是CATL。当地人为了区分这两家企业,将之简称为“A”和“C”。尽管已经是两家公司,但还在同一栋大楼里办公,曾毓群也长期兼任着“A”的职务。

  当时独立拆分后,很多人是从“A”过来的,“有的夫妻俩一个在‘A’,一个在‘C’,所以他们年终奖发多少我们都知道。

  2015年后者将持有的宁德时代股权进行转让,一些在两家公司都任职的高管也一定要选择只留在一家继续工作。

  2017年开始,“A”和“C”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家都在刻意回避对方,强调他们之间的独立性,事实上,正是在2017年3月,曾毓群辞去了宁德新能源的所有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当中。

  直到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前夕,“A”和“C”才彻底厘清各种股权关系,并分开办公。为此,宁德时代修建好一栋新大楼,外观就像一块放大版的锂电池。在偌大的工业园区里,十分显眼。

  “A”和“C”拆分后,形成了一种默契。“A”依然做消费类电池,也就是小型电池;“C”则负责做动力电池,也就是大型电池,两者负责的领域各不相同。

  但这两年电瓶车开始在各大城市流行起来后,“A”和“C”都注意到这块市场,开始做合作。2021年,两家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电瓶车电池。

  同时在巨大利益市场的诱惑下,日资公司ATL也把触角伸进了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A”和“C”的分工默契似乎有了模糊,还有相互竞争的火药味。

  最开始,当地政府认为他们带来的产值也就两三个亿,没想到短短几年,竟发展成为巨无霸,新能源产业也成为蕉城与东侨两地的主导产业。蕉城与东侨两地也开始摘桃子来了,开始“平分”ATL和CATL带来的工业产值。2019年,锂电新能源产值660.3亿,分别划给了东侨341.8亿,蕉城318.5亿。

  与此同时宁德的产业顺序也由“三一二”调整为“二三一”,工业排在了服务业的前头。现已基本形成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能源汽车、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

  从2011年开始,宁德市政府以宁德时代为核心,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了将近70家配套企业入驻宁德,形成了一个近千亿产值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2018年,由于宁德时代的关系,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上汽集团乘用车项目落户在宁德,该项目是福建省设计产能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项目。

  2020年,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同比增长13%,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年产量达6.6万辆。两者贡献财政收入接近100亿元。

  餐饮、旅游、酒店、地产等在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产业集群带动下,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成立之前,宁德连个像样的五星级酒店都没有。由于大量的供应商前来考察,现在已经建了两家五星级酒店,其他各项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本地人对宁德时代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促进了当地发展,恨是因为推高了当地房价。

  宁德时代2020年财报显示,其母公司的两万多名员工,年平均薪酬达到11.7万元。这个收入在大城市或许平常,但对于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仅有3.7万元的宁德来说,相差3倍,已经十分可观。

  五年前宁德,房价才5000元/平米左右,现在一些好的楼盘已超越了2万元。这与宁德时代员工的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许多宁德的普通人,正享受着当地拥有一家大规模的公司所带来的红利和烦恼。

  如今火车站附近村民都有点后悔,没有被征到地。现在宁德时代附近的村民,七八层的自建房,隔成一间一间拿来出租,一间租几百块,都供不应求。

  宁德平原面积狭小,新能源发展起来后,缺地成为常态。东侨的工业用地,大部分都给了‘A’和‘C’两家”,日渐蓬勃的新能源产业急需扩大产能。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想来宁德投资,但是鉴于当地地形复杂、沿海多滩涂,已经不太容易拿出平整的土地供应建厂。

  为了适应服务好宁德时代的发展,东侨尝试建立飞地,由东侨引进新能源配套项目,最后落地在周边县市,就像当年蕉城与东侨引进ATL一样。但项目落下来以后,在现行的统计制度下按照属地原则划分产值,导致分成体制出现了问题。如果项目落地在其他县,税收只能在当地入库。入库后,钱可以平分。比如说你赚了1000万,你可以分500万给我,但是在数据指标里,东侨的报表上是体现不出这500万的。

  2021年6月,宁德时代市值超过万亿。这背后,众多研发技术人员的贡献至关重要。

  宁德时代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共有研发技术人才5592名,这中间还包括了127名博士、1382名硕士。全世界内,宁德时代还有别的研究中心,但大部分技术人才都生活在这座闽东小城里。

  如何留住人才,一直是企业和政府的一个难题。宁德时代的技术走在全球前沿,但宁德的配套仍然与北上广深等地相距甚远。为此,宁德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优待政策,一些专家还可以在当地享受到厅处级干部的医疗待遇。

  宁德尝试为高管减税、建设幼儿园、低价提供人才住房等措施。人才用房的价格偏低,宁德时代内部员工买只要每平方米六七千,要是商品房可能要1.6万元左右”。

  在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包括曾毓群在内,宁德时代共有8名宁德本地人榜上有名。比如,曾毓群身家284亿美金(下同),副董事长黄世霖身家129亿元,首席科学家、副董事长李平身家58亿元,副总经理吴凯身家20亿元,核心员工赵丰刚身家21亿元等等。第一次向钟家尧推荐曾毓群的吴培昆,其子吴映明现在已经是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去年10月时,身家也达到了16亿。

  岚口村离宁德市区直线公里,但由于多为绵延山路,从市区开车过去,需要一个半小时,得益于曾毓群对家乡的贡献,政府在两年前将盘山公路修到了他的村口,现在岚口村户籍人口有1360人,本村籍大学学历6人,常住仅272人,大部分都外出在宁德时代的关联工厂里打工。村里的沥青路,路边的水道、围栏,都是曾毓群出钱修的,岚口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坐山观海的特色景观、鬼斧神工的象形石景、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已规划设计12处景点可供开发,拟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农业生态旅游区。

  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曾父依然住在村里,亿万富翁的儿子虽在曾家祖宅边一幢灰白色相间的别墅,但老人家依然喜欢住在祖屋里。曾毓群时常会回山村老家,陪伴老父亲。偶尔逛逛村里200多年的天主教堂。

  几年前有次农忙,曾毓群正好回家,长辈们就给了他一个扁担,让他去地里挖地瓜,他说,自己很多年没有下地干活了,挖不了太多,但还是挑着扁担去了。

  宁德时代的谐音就是“您的时代”,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时代。曾毓群领导下宁德时代站上动力电池的巅峰,真正地把宁德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也把众多的宁德人带入了美好时代。新时代下的豪杰英雄曾毓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我们更希望他在这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里依然能够勇立潮头,迭创精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