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医疗新一代医院一体化信息系统模块设计思路(二)

来源:节能型动力电池测试    发布时间:2023-12-18 11:15:04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业绩,但随着医院逐步发展和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也存在不少医院困扰问题。

  第一,系统繁多,各成一体,缺乏相互连通。刚才北大人民医院的刘丽红老师介绍,医院在2011年他们医院系统是两两对接,随着系统增多,接口数会呈几何数量往上增长,这就是缺乏相互连通的一个表现,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建立集成平台,这个集成平台会把系统结耦接到集成信息平台来,即便这样也是缺乏标准,或者结合的非常差。这个急需改善。

  第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大量业务数据,这个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异构系统之中,这个业务数据很难加以利用,这个异构系统把数据抽取出来并且加以利用十分艰难,这些业务数据对医院来讲是最宝贵的财富,对这些数据的利用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第三,前后台系统数据交互,基本上现在医院信息系统都会上一下HRP内容,少一点上了财务系统,多一点上了人财物资产,基本上和前台做了一些数据交互,这一些数据交互是事后的,利用数据采集的方式来进行交互,不是实时,也做不到事前计划和事后控制。这种方式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对今时今日医院管理要求来讲已经不能够满足了,急需改进这种交互的方式。

  第四,医院的信息系统对院内资源的管理目前的方式是过于粗放,需要更加精细、更加智能的方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帮助医院做更多的事儿,一直是医院的一个课题,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一个课题。现在信息系统对于资源的管理无能为力。

  第五,医院集团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对医院集团的支持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业务组织,还是从业务模型上来讲,目前信息系统都是不够的。

  第六,医院核心价值其实是围绕患者展开的,在座各位没有人反对这句话。提升患者忠诚度就是提升医院的核心价值。现在信息技术为此所做的途径和效果都非常有限,急需要改变。

  这是我总结的六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H+到底能在哪几个方面帮助医院解决这六个问题。

  首先,建立各级医疗信息平台,通过医疗信息平台解决数据利用与相互连通的问题。H+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认为单体医院就是特例的集团医院,它跟集团医院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集团医院下面只有一个中心院,我们管它叫一个单体医院是集团医院的特例。从自身技术架构角度来讲,还是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来讲,这样的设计都是对医院有利的。医院以后业务发展需要,拓展成集团医院,自然而然这个系统就升级到这种状态,自然而然适应这种状态。我们建立各级医疗信息平台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并且把这些异构系统之间数据抽取出来,在医院层面或者集团层面建立数据中心,当然医院层面的数据中心是可以省略的,我们大家可以在集团层面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基于统一的数据中心和医疗集团层面的信息平台抽取一些独立的应用,包括一些资讯的查询,一些患者的交流,一些医疗结果的查看,还有医院诊疗等等,并且把这些独立的应用分工到两级门户,管理者门户和医疗服务者门户,为三类决策者提供数据服务,管理者、从业者、患者,这三类决策者从这两级门户都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数据服务。

  这张图是刚才说的ESB平台里面医院交互平台的一个业务模式架构图,我们在这部分集成了一些行业标准组织协议格式,包括HR3、V3、CDA的标准等等,在这些标准基础之上,用户都能够自定义扩展,在某个交互规范性过程中提供很好的扩展性。

  在门户端,咱们提供门户多功能角色配置和单点登录功能,这是医院数据中心的架构图,基于统一的数据中心主数据和患者流转的管理,可以让集团或者单体医院层面的数据更加标准化,或者不同医院之间流转更加流畅,建立两级数据中心,一是临床数据中心,一是运维数据中心,并且基于两个数据中心提供集团医院的多种业务应用和拓展。我们把数据仓库抽离出来,因为我们觉得数据仓库存储力度跟数据中心的存储力度是不一样的,数据中心是以业务的角度进行存储的,数据仓库是以组织和分析的角度进行存储的,数据仓库存储力度更细,数据仓库之上我们会建立一些主题,这些主题包含很多的分析在里面。

  刚才说了用医院信息平台解决相互连通、数据集中和共享的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前后一体联动的问题是如何来解决的。这是一个概要的数据流图,这个数据流图涉及到H+产品里面多个领域之间不同模块业务之间的数据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这样一个关系。真正想要做到医院前后的贯穿,基于几个最大的前提,一是统一技术模型,二是统一的技术架构,三是基于大量的流程数据分析和梳理。我们做了很多,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实时可控的,通过计划来调配的前后流程一体贯通。这里包含一体化财务流程、一体化供应链流程、一体化成本流程、一体化预算流程等等,这种流程我们分析了很多,我们拿一个详细的例子说一下。这是药品品出库的一张流程图,我们一起看看前后是怎么交互的,从前端到后端的调配,再到药品出库,同时生成两本帐,一是财务帐,一是成本帐,这是完成了药品出库。

  这是财务调配的入帐,从后端目录到前面发票领用,到收费员收费,发票打印,最后到后端财务发票核销,再到入帐,入帐方式支持实时入帐,像这种业务我们梳理了很多,没有大量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不可以真正做到前后一体化。

  刚才说的是前后一体化的问题,下面说一下集团应用模式以及对资源的管理模式。我们引用了三级管控模式的概念,一是财务管控,二是战略管控,三是集团管控,随着力度不断加强,我们会发现集团层面所做的内容越来越多,集团层面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这是组织模式的一种演变。单体医院组合成集团医院的时候就会在集团层面形成服务中心,同时弱化单体医院相关部门,这种服务中心财务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利润中心,提供有偿服务,支持项目,二是成本中心,它把服务项目分摊到各个单体医院部门当中,它本身提供医疗服务。现在医疗集团模式很多,有松散型,也有结合型的,也有紧密型的,财务也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医疗改革当中利益链条是改革最难的一环。集团医院发现很多的财务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在探索寻找一个新的模式。

  在人力管理方面,产品实现从人员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医生资质信息,再结合到人员流程管理,包括入职、轮岗等等,包括结合业务系统,包括开发系统里面的工作计划,医疗布置里面质量管理,财务联动,形成360度的管控模型,从人员聘用到留用,到提升,到考核,到退休,形成一个体系的管理。

  在物品管理方面,物品管理是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基于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模型,在统一的架构里面,从后端的采购,前端的供应,跟药房结合都是一体的流程模型。对于集团医院的集中采购支持四个模型,可以把集中采购收获结算分散到各个集团医院去看。

  对于资产管理,首先有一个资产计划,下面还有采购计划、调剂计划等等,通过这些计划指导下面业务流程活动,并且这些业务流程活动反过来制约这些计划的制订,这里面有三本帐,在库存核算方面有库存管理、库存核算的帐,在实物核算会有一个科室核算帐,整体资产管理会有一个整体资产管理帐。

  下面介绍集团医院或单体医院之间业务协同之间的关系,怎么实现不同医院之间的业务协同。首先建立集中的服务机制,这种集中的服务机制会帮助医院建立四个服务中心,一是预约诊疗中心,二是就诊协调中心,三是床位调度中心,四是影像会诊中心,通过这四个中心优化医院自身服务流程,发挥最大的优势。我们一个一个看。

  第一,预约诊疗中心,通过医院医疗信息平台发布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移动终端、现场窗口等等方式接入到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当中,患者可以预约医院里面所有稀缺资源,包括医生、床位、设备,可以预约到具体的时刻,对于诊疗方式可以支持单点医院、集团医院、区域医院等等。这些预约诊疗平台是建立在一个统一数据标准之上,有一个号源池,对这个号源池,医院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有利益规则,哪些可以外放,哪些留给医院自己的,哪些留给这个渠道,哪些留给那个渠道,都可以进行控制的。最后我们引入一个模型,资源加投入,加计划,加会诊,等于预约。

  第二,就诊协调中心,现在国家都在采用分成就诊,对于患者的分成就诊,医疗集团在一次就诊过程中,患者会在不同的阶段到不同的医院就诊,初诊和康复阶段会在基层医院来做,在中间的手术治疗、复诊阶段会到中心医院来做。是不是医疗集团实际做到业务协同,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转院再入院还是双向转诊,如果可以实现科室一样的双向转诊,那就代表你在业务上真正实现了业务协同。

  第三,床位调度中心,建立统一的床位调度服务,或者说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床位调度,根据各个科室床位标准情况为患者分配标准室和医疗区,这个过程中生成调度日志,并且进行分析,反过来又指导各个病区之间的床位进行分配,这样形成闭环管理,从而降低床位的闲置率。

  第四,影像会诊中心,基于患者主数据管理和健康档案数据、影像数据,建立一个从申请到排程、会诊、随访闭环的会诊管理,实现院院之间、科室之间的远程会诊之间的协同要求。

  第五,最后就是患者忠诚度的问题,传统信息系统解决患者忠诚度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就是建立一个患者满意度系统,这个系统是独立的,跟其他系统有接口,但是相对来讲是独立的,这个独立系统所达到的效果并不好。H+把患者关系管理和客户经营融入到患者就诊流程之中,患者就诊和离院之间会帮助患者制订复诊计划,在离院之后会进行复诊提醒,比如说这个患者有哮喘,我们在哮喘高发季节发一个短信,提醒患者注意防止复发。这是融入到临床之中给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定制服务,并且运用医疗手段。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医患之间医疗理念渐行渐进,把原来不对称的信息都打通。从而把信任危机慢慢消于无形,这是医院真正想要做到的。

  刚才说了H+到底能为医院做什么,是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其实除了这些大的方面,H+在细节方面也有很多亮点,有典型代表性的亮点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服务价格策略,这里面强调服务的概念,只要医院对外提供的项目都是服务,这个服务有可能是一个药品,有可能是一个操作,有可能是一个检查,这个服务定义本身是可以一个服务包,也可以是多个服务,这个服务定价非常灵活,支持服务本身定价,里面包含所有合计方式定价,甚至可以做到一个服务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价格。还引入了时间概念,一个服务不同月份执行不同的价格,完全对应我们计划来做的。不同的患者身份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而且这些折扣是组合起来用,如果特殊的客户可以选择折上折。再一次就诊过程中支持同一个患者有多个医保身份,你可以有主医保,第一次分开之后,把分开之后自付比例部分金额再用辅医保进行第二次分摊,都可以支持。

  第二,全程记录的医疗事件日志管理,从医嘱到医疗执行,不但记录了结果数据,还记录了这个过程,存到日志库里,这是基于UAP提供的一个强大功能,这个日志可以很方便对医疗行为进行追溯。

  第三,灵活的流程定制。我们在系统中预置了很多配置点,这些配置点会决定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执行不同的流程,开医嘱过程中执行标准的问题,这个在实际当中都遇到,我们支持两种模式,一是看病预算,在看病一瞬间,根据医嘱属性算出执行科室并且主动推送到治行科室,二是执行预算,药房发药的一瞬间,在查哪些符合条件的医嘱,把药品发放到药房,这种控制点有很多。

  最后讲一下安全医嘱开立模式,一开始医嘱录入支持很多种方式,包括通用,模板,语音的,这些模式没有实现,这些是我们提供合作伙伴支持开发,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开发平台,医院能够最终靠这个开发平台开发自己想要的录入方式,只要医院有这个开发能力,你可以开发无限多的方式挂到系统里面来,实现医生多种录入方式并存。医嘱保存过程中,不同的医嘱展示出来的样式和属性不同,比如说注射类医嘱可能考虑注射滴数,检查类医嘱会考虑检查部位,不同的医嘱考虑的内容是不一样的。H+里面不同类型的医嘱保存的界面都是不同的,这个属性开发跟录入是一样的,可以提供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也可以医院自己开发,每一条服务都可以有不同的界面支持。还有安全检查试剂,医嘱检查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安全提示,那些能够最终靠,有些通过手工处理通过,那些是严禁通过的。

回到顶部